公共教育 > 教育活动 | 活动预告 | 艺术讲座 | 艺术培训 | 精彩回顾

教育活动

【活动】穿越千年的木刻拓印体验

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拓印”与“木刻” 在保存历史文献 促进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。  

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


  拓印,始于东汉,兴盛于隋唐,繁荣于明清,作为古代唯一精准复制文物图文的技术,拓印使历史得以记载与传承,当下体验这一古老技艺,可以与千年时光对话。


640 (2).jpg 


  木刻,作为版画的一种形式,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雕版印刷术,20世纪30年代,鲁迅倡导“新兴木刻运动”,推动木刻向现代艺术形式发展,强调“以刀代笔”的创作理念,促使木刻从复制转向独立的艺术创作。


    640 (3).jpg    

  

  9月26日—28日,韩玉臣美术馆特邀邯郸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芾笠作客美术馆市集,带领大家一起领略独特的非遗魅力。芾笠老师利用多天时间精心刻制了“浪浪山小妖怪”的平凡却不平庸,“哪吒与敖丙”的纯真友情,“结界兽”的憨态呆萌,艺术效果充满灵动与趣味。 





       活动中,“公子来了”中廉颇与蔺相如的扮演者,对这些带着历史温度的艺术品也产生了浓厚兴趣,廉大将军还拿起锤子、刻刀敲打起来,一时间竟不知是我们穿越回了古代,还是他们来到了现代。              一场小小的体验,让传统文化在指尖传承~



   

  小朋友们对古老技艺充满好奇,他们变身“工艺匠人”,在老师的指导下,先拿墨汁把木板刷上墨,再把宣纸平铺在上面,最后用拓包轻轻捶打,揭下宣纸时,清晰的拓印版画变瞬间呈现了。        

  

    

  

  


打开微信扫一扫
分享到: